關於「Slavery by Another Name」(另一個名字的奴隸制度)

昨天在 Wall Street Journal 看到今年的普立茲獎 ( Pulitzer Prize ) 名單,其中的非虛構書籍 ( General Nonfiction ) 得獎的是「另一個名字的奴隸制度 -- 從南北戰爭到二次大戰的黑人再奴隸」 ( Slavery by Another Name: The Re-Enslavement of Black Americans from the Civil War to World War II )。

我很喜歡看普立茲獎的名單,它的口味和水準大概都是我可以接受的。常常是我看了得獎名單,然後去書店或圖書館找出來翻一翻,再決定要不要讀。

這一次倒是有點不一樣。我因為對轉型正義的關心,在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我就從圖書館借回家,花了一些時間閱讀。雖然還蠻喜歡的,但是因為借閱期限和自己時間的限制,我大概只讀了三分之一就拿去還了。算起來,我也有一些進步,現在不只是靠著普立茲獎的書單去找書,更能夠在得獎之前就發現值得閱讀的書籍(雖然沒有讀完),也算是值得我臭屁一下了。

這本書是華爾街日報的一個記者的調查,他發現在美國內戰之後,黑人雖然在法律上已經受到解放。但是,在很多州(尤其是南方),整個政治和社會系統,仍然藉著法律的名目,隨便就將黑人定罪,接著就是送到工廠礦坑去當奴工。這種情形非常普遍。而且,更因為工業時代的到來,這些人的處境,比起南北戰爭以前的遭遇更加惡劣,很多人都是一去就回不來了。

也就是說,在法律和制度面上,黑奴已經被廢除了。但是在執行上,黑人是動輒得咎,隨便就會被抓去當奴工。

這段歷史,假如不是這個記者的發掘,知道的人是少之又少,甚至於可能完全地煙滅。作者找了一些有名有姓的例子,追蹤他們的下落,再用寫小說的方式敘述,使得這些人的遭遇,不再是冷冰冰的統計數字。

按照台灣的說法,這個就是在「撕裂族群」。華爾街日報的記者不顧「族群和諧」,硬是要去挖掘過去黑人被壓迫的歷史,還出了一本「撕裂族群」的書。甚至於,美國最權威的普立茲獎竟然頒發給這種「挑起族群仇恨」的書。

我在美國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聽過任何人指控對方是「撕裂族群」。甚至於,我連「撕裂族群」的英文用語都找不到。美國社會根本就不在乎「撕裂族群」,他們在乎的是要瞭解過去發生什麼事情。經過瞭解,過去的傷口慢慢就會弭平,族群的和諧才有可能。

再回頭去看台灣,只要是提到這個題目就會被冠上「撕裂族群」的大帽子。甚至於連被壓迫者都會做出「破壞族群團結」、「撕裂族群」這種搞不清內涵的指控。

台灣走的方向和美國完全相反,對於被壓迫者的傷痕不願面對,既得利益者,完全不覺得自己所得到的的利益有何不義。台灣的社會,表面上是族群和諧平等了,但是在實質上卻非如此。

隨便舉個例子,台大政治系當年在國民黨的掌控之下,只有依附於國民黨利益的人才能進入,然後這些人繼續串連,新進入的教授也必須和他們有同樣的意識形態。到了今天,完全沒有改變,學術看不到影子,吹捧國民黨政權依然不變。

台灣人若是不改變對歷史和過去那種馬虎隨便的態度,結果就是「轉型正義」將會永遠只是空談,

對「關於「Slavery by Another Name」(另一個名字的奴隸制度)」的一則回應

  1. 這讓我想到
    在台灣
    總是會遇到有人劈頭就一句「我不支持任何政黨」、「我是最中立的中間選民」, 甚至「我以前投阿扁」云云
    但是後面就開始講民進黨如何如何爛、南部人如何如何該死等等…

    真的
    當一個人說自己絕對沒有如何如何 (「種族歧視」打個比方)
    他一定不經意間便流露出種族歧視的心態…
    只有當承認種族歧視存在、自覺意識到種族歧視不斷存在的人,
    才能心平氣和坐下來跟黑人談如何解決種族歧視的問題。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