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反法西斯 閱兵

趕一下流行,寫下我對中國反法西斯閱兵的報告:

「除了和平,我們什麼都不要!」 ~~ 希特勒,1933

We want nothing but peace!  ~~  Adolf Hilter, 1933

中國反法西斯閱兵,我看到和聽到的是:「除了法西斯,我們什麼都不要。」"We want nothing but Fascism!"。

歷史一再重演,騙術一再出現,如此而已。

讓強國人不開心的電影

Sony 公司被駭之後,很多不堪的資料流傳出來。駭客警告 Sony,不可以發行電影 Interview (刺殺金正恩?)。

Sony 本來是屈服的。可是,在美國輿論罵它ㄇㄠ種之後,它還是將電影公開發行了。

影評很差,可是基於愛美國的心,我將它找來看。

很好笑、很爛,就像周星馳拍的那些電影。

然後,我發現強國人看到ㄧ定會很不爽的地方。(Going the motherfucking China, y’all.  各位,我要去操他媽的X國了。)

Interview

到現在為止,一般認為駭客來自北韓,FBI 的資料說網址的來源是位於強國的北韓公司,而北韓則是一直否認。

搞不好,這是強國人的功勞,強國人一向是不容別人說三道四的。這種電影,孰可忍如不可忍,當然就要把它擋下來的。

另外,我沒有說中國,請不要說我在逢中必反。

Google 在中國

關於 goolge 和 gmail 被中國全面封鎖,大家的眼光都放在言論自由上,也就是把它當是單純的政治因素。

其實,它不是只有言論自由的問題,它還有經濟考慮。

這個,要和阿里巴巴的壯大一起來看。假如沒有全面性限制外國公司(包括臺灣公司)進入中國執行網路商業行為,阿里巴巴今天還只是小屁屁一個。

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發展,不是因為簡單的自由開放。

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賺外國人金錢的自由開放政策 】以及【賺中國人金錢的築牆鎖國政策 】這兩個基礎之上的。

(很多人認為中國政府沒有禁絕「網路翻牆」,或是因為沒有能力,或是因為禁不勝禁。這種看法絕對是錯誤的。中國政府假如認真,只要找來一個像我這種還算懂些 internet 是如何運作的人,一天之內就可以把絕大部分的翻牆機制給擋掉。)

臭不可聞的中國歷史

我剛來美國時認識一個來自新加坡姓鍾的朋友。他在新加坡讀的大學是中文大學,我們也都是用中文交談。

有一次,我們聚餐之後聊天,他大罵中國文化是醬缸文化,中國的歷朝歷代根本就不把百姓當人看,骯髒污穢、不堪聞問。

老實說,我聽到這種痛恨中華文化的知音,實在很意外。再加上他不是來自臺灣或是中國,更是讓我訝異。

他說他的這些感想,來自於資治通鑑。他讀過柏楊的白話文資治通鑑,深受柏楊的影響。

柏楊發表白話文資治通鑑時,我的心已遠離中華文化,所以對中國歷史也失去興趣。再加上那是一套龐然大物,價格昂貴(對一個學生來說),所以我從來也沒想到要去找來讀。

昨天看到 Spieler 寫唐朝皇帝如何出賣滿城百姓來求得回紇出兵平定安祿山之亂 <1>,令我對柏楊這套書的價值更加肯定,對於中華文化的垃圾性、以及中華帝國歷史的醜陋性,也有了更深的感觸。

以下錄自 Spieler 的文章 :談出賣人民的政權 !(1)[安史之亂]

——————————————

Du Fu
[想想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支持,KMT會不垮台?這當中會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筆者不知。年輕時讀了不少中國歷史,中國歷朝歷代出賣人民的政權,實在不可勝數。中國唐王朝時代的大詩人杜甫,曾寫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收錄在「唐詩三百首」裡,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許 多人都讀過,連考試都會考。顯然杜甫是對唐王朝軍隊打敗史朝義很爽,甚至喜出望外了。但是唐王朝是如何結束安史之亂的?雖然這些寫在史書裡,像是「資治通 鑑」,又有幾人知道?唐王朝結束安史之亂,靠著可是向回紇、西域借兵,而借兵的條件是什麼?有看過「搶糧、搶錢、搶娘們」那片嗎?實在一點也不光彩!原來 所謂中國最輝煌的唐王朝李氏政權也是個出賣人民的政權!圖取於wiki]
生 為一個台灣人,如果想著要跟中國「統一」還想著撈好處的,那實在太可悲,讀了那麼多的中國歷史,竟然連一點覺悟都沒有?還不如乾脆不讀!筆者小時,因 KMT黨國教育,倒是讀了不少中國歷史,有人說除了人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可能是當時對中國歷史的疑惑,訂了一整套柏楊版的「資治通鑑」,也看了好幾 年,看著看著總覺得,中國歷史,特別是有關官廷鬥爭的,還有人吃人的,任何好的制度搬來移植都會變質,柏楊以「醬缸文化」來形容,實在很不堪,這樣的文 化,如何是個文明國度?

像是號稱中國盛世的唐王朝,就算是唐太宗、唐玄宗的年代,也是打打殺殺的,特別是唐玄宗時,安祿山叛 變,756年自稱大燕皇帝,潼關一破,唐玄宗也只好遁走四川,走到半路到了馬嵬坡,軍隊不走了,還不得不殺楊貴妃、楊國忠,而白居易還留有「長恨歌」傳 世,但此時太子也隨即在靈州登基,唐太宗就成了太上皇。而一直到了762年唐代宗繼位,借回紇兵收復東京(洛陽),於次年763年,史朝義上吊自盡,才算 結束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亂!

然而當初向回紇借兵可是有條件的,資治通鑑於公元757年,可有下列的記載:

初,上欲速得京師,與回紇約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至是,葉護欲如約。廣平王俶拜於葉護馬前曰:「今始得西京,若遽俘掠,則東京之人皆為賊固守,不可復取矣,願至東京乃如約。」

當 初,皇上(應該是肅宗)想迅束奪回京師(長安),曾經與回紇約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銀絲帛、女人全歸回紇。」現在時候到了,葉護(回紇可汗 之子)想要履約。廣平王俶跪拜在葉護馬的馬前說:「現在才得西京(長安),如果猝然間搶奪姦淫,則東京(洛陽)的民眾全都會為賊人固守城池,就沒辦法重新 攻下取得,希望是等到洛陽攻下再履約。」

這段記載讓人想到什麼?馬政權和中國共產黨是否也有不可告人的約定?或許在馬騜還沒連任前,有人會勸共產黨不要急著履約?免得台灣人民因而全力固守台灣,而使得馬騜或是KMT政權無法繼續贏得選舉?

然而數年後,公元762年,資治通鑑的記載,大概就是洛陽被攻下後的描述,這時再也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拖推不讓回紇履約了,請看:

回紇入東京,肆行殺略,死者萬計,火累旬不滅。朔方、神策軍亦以東京、鄭、汴、汝州皆為賊境,所過虜掠,三月乃已,比屋蕩盡,士民皆衣紙。回紇悉置所掠寶貨於河陽,留其將安恪守之。

(昆蟲譯 : 回紇進入洛陽,四處橫行殺戮,死者以萬計算,城內火燒數十日而不滅。朔方、神策的軍隊也把洛陽、鄭、汴、汝州皆視為可以任意掠奪的地方,虜掠經過三月才停止,一間間房屋都被劫掠一空,官員百姓只能用紙當衣服 . . . )

唐王朝的皇帝為了擊敗叛軍,可是出賣了自己的人民。誰說這種事,歷史不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