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他曾對蔡英文和林全演講。
從問的問題中,他可以看出林全聽不懂他在講什麼,蔡英文則是很認真學習,也聽得懂。
所以,現在檯面上第一號人物是認真學八年卻好像什麼都沒學到;第二號人物則是根本一開始就學不來。
這個真是上帝賜予黑色島嶼的黑色幽默。
和朋友聊天,他曾對蔡英文和林全演講。
從問的問題中,他可以看出林全聽不懂他在講什麼,蔡英文則是很認真學習,也聽得懂。
所以,現在檯面上第一號人物是認真學八年卻好像什麼都沒學到;第二號人物則是根本一開始就學不來。
這個真是上帝賜予黑色島嶼的黑色幽默。
張景森屢屢走鐘,卻仍然被擺上檯面來重用。
就我看來,問題不是他。問題出在用他的人 —— 傲慢,不把得罪人當一回事。
是林全?還是小英?還是兩者皆是?
越來越覺得也許我真的誤解了。小英天縱英明,她現在做的事就是在努力培養反對勢力。這樣子,民進黨才不會一黨獨大,民主政治才會比較正常。
小英民調繼續下探四十趴。
洪秀柱被稱為柱柱姐,今年 67 歲。
呂秀蓮被稱為祖母綠,今年 71 歲。
兩人只差四歲,稱呼卻差了兩代。
在台灣這個敬老尊賢的儒家社會,大家都在歧視洪秀柱,這樣是不對的。
請大家以後要敬稱洪秀柱為「祖母藍」。
關於徐佳青,很多人說她勇敢、正直,我說那是大便。
將自己所屬團體的所有過錯都歸於別人,然後再將同志推出去餵老虎,這個叫邪惡,不叫正直。
人事時地物,請徐佳青拿出來,要不然我認定徐佳青就是為了黨內權力鬥爭踐踏競爭者而不擇手段。
簡而言之,徐佳青的這個做法,除了邪惡,不需要別的解釋。
時代不同,內容就不會相同。「殖民地」這個名詞也是如此。
大部份的殖民統治給人的印象,都是負面的居多。
可是,台灣因為日本殖民統治而快速進步,這是很簡單的事實。很多人不接受,硬是要將它轉到日本人的動機與態度,說日本人為的是這個那個,日本人的態度是這樣那樣,那只是情緒上的自我欺騙而已。
我一直在想要如何解決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幾乎是宿命的落後與不安定。我想了半天後的答案是:將它們交給西方先進國家殖民。
時間限定五十年,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法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芬蘭、挪威、丹麥、瑞士、荷蘭等國,各自分配最貧窮、最動亂的國家,將原有的政治體系取消,一切重新開始,直接移民統治。
這些先進國家,因為面子、因為人道、因為比賽、因為好奇、因為責任感,會很努力地建設這些殖民地。
原住居民一方面不用花心思在內鬥、一方面又可以直接學習最進步的西方文明。半世紀的光陰與兩代人的輪替,這些原本沒有希望的國家人民,也終究會有能力自己站起來。
這樣,有日本人參一腳,應該不再算是「白種人的負擔」了吧?
這是好主意,因為其他的方案都更爛,試了半天,人民更痛苦。
這是爛主意,因為第三世界人民很愚蠢,不會接受;而西方世界很聰明,也不會接受。
(希望台灣是例外,恭請美國來當殖民宗主國。)
參考:紐約時報百年前的臺灣新聞
首先,不談內閣制的好壞。就直觀來說,它其實和我們自然的想像力不太相符 : 我們選一堆民意代表,然後這些人把整個國家的機構拿來自己分一分 —— 你去管這個,我來管那個。這樣不是很奇怪嗎?(可是,往往運作起來也還好就是了。)
從歷史來看,內閣制的形成,一開始基本上是貴族與國王鬥爭之下的妥協結果。歷經幾百年的努力,英國的貴族一步ㄧ步地將國王的權力放入自己口袋中,然後人民再一步一步地將貴族的權力搶過來。於是,歷史的意外發生了,內閣制成為民主的一個主要方式。
總統制就比較符合人們的想像。美國建國時的國父們,基本上是啓蒙時代(Enlightenment)的產物,理性思考是他們最主要的哲學架構。他們沒有包袱,決定做共和國的實驗,以總統取代國王,以三權分立鞏固民主的基石。
太深的憲政討論其實只是屁話。像是國民黨加上馬英九,不管在什麼制度下都會將國家搞到崩潰。
– – – – – – –
國民黨敗選以後,有人開始主張內閣制。
關於這個,我的看法很簡單:
假如是國民黨,那是聰明、自私、不要臉。
假如是民進黨,那就是愚蠢、無知、不知死活。
今天 ISIL 伊斯蘭國殘忍的行徑,大家覺得不可思議,想說這是人類的異形。
沒錯,今天的人類,只有極少數人可以接受 ISIL 伊斯蘭國這種做法。 可是,ISIL 伊斯蘭國的行為卻是人類歷史的常態。
讀歷史,首先要把現代社會的偏見拿掉,把自己放進時代的情境中,才有意義。
人類的本性其實是很殘忍的,ISIL 的這種組織,只是小 case。
那些懷古的、巴不得回到古代社會的,根本就像被騙去參加 ISIL 組織的人一樣蠢。只是他們運氣比較好,夢想無法實現而已。
( 碰到這些人,我就會說:從現在開始,你每次大小便,不要用家中的馬桶,一個禮拜後再來說古代有多好多好。)
過去,我對李應元印象一直都很好。可是,在陪著謝長廷去中國哭殷祖公之後,我開始對他有所反感。
這一次,勞工局長遴選,他被說是問題人物,又被形容為『老派到極點的政客』。
李應元能力那麼強,搞政治卻搞到被理念接近的人說到這麼難聽,還真是令人感慨。
管理學有一個很有名的定律叫做 Peter’s Principle(彼得定理),就是說員工常常因為表現好而陞遷,然後到了他不能勝任的位置,因為表現不佳就升不上去了。
政治學上也有 MaHair’s Principle (馬毛定理),就是說員工一定要給他往上升就對了。無能沒有關係,做錯事沒有關係,害死人不是問題,政府垮了也是無所謂的。重要的是老闆要爽,然後大家可以一直玩ㄧ直玩ㄧ直玩ㄧ直玩ㄧ直玩。
(看到馬英九用毛治國的感想。)
一個對全球及台灣商業經營很有研究的教授朋友談到鴻海的商業優勢,我覺得很有趣,在此記下。
以上是聽說。
以下是我的看法:
所以嘛,郭台銘的愛中棄台就可以理解了,不是嗎?(還有,只要吳儀一失勢,郭氏王朝的未來就有得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