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二:一次大戰開始時,大家根據經驗,認為應該是局部性的小衝突,沒想到會變成全面性的戰爭。當它成為全面性的戰爭時,大家稱它為 Great War, the War that will End all the Wars (一個即將即將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結果,接下來的二次大戰完全把它比下來。
例三:希特勒攻打法國的順利,遠超過他和全世界的預期。在登克爾克時,還擔心會有陷阱,自己放慢下來,才讓數十萬的英軍和盟軍得以逃到英國。
即使不能預測,我們還是要理智地去推想可能發生的狀況。
– – – – – –
關於中國的武力侵略台灣:
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空襲和制空權的掌握,是否等同於贏得戰爭?
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用飛機飛彈贏得戰爭的,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例子。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是:中國有沒有渡海登陸的能力?
參考諾曼第登陸和美國的兩伊戰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資源,現在的中國看起來離必須的兵力程度還有相當的距離。所以,答案應該也是否定的。
第三個問題是:台灣會不會在沒有被佔領以前就投降?
民族主義基本上是因為對抗外人而產生的。我比較傾向於台灣的民族情緒會持續高漲,不會輕易投降。公然支持中國侵略的人會被流放或入獄,台灣可以撐很久。
第四個問題:中國會不會武力攻台?
這個,取決於中國人是否腦袋壞掉,以為可以迅速結束戰爭。這個可能性不容忽視,很多戰爭都是因為這個失算才啟動的。
第五個問題順著這些而來:我們要如何確保台灣的安全?
很簡單,就是要加強國家防衛能力。包括心理、文化、制度、國防武器和兵力等等。
西方有句名言 “No Battle Plan Survives Contact With the Enemy” 所有的戰爭計畫都在一接觸敵人就無法存活。這句話在警告做戰爭計畫的人不要一廂情願,一定要有非常大的犯錯空間。台灣的國家防衛,更是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