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框的理性

這幾天聽完兩個心理學課程:

兩者其實很類似,都是在分析經濟學上的「理性」,也就是人們自我的最高利益。從很多實驗來看,經濟學上的「理性」,往往是不理性的,理由則常常是愚蠢的天性。換言之,我們其實是活在扭曲後的理性框框中。

心理學聽到現在,感覺大慨是快飽和了,已經很少出現有觀念被改變的感覺。

有趣的內容:

  • 在奧運頒獎典禮上,銅牌選手往往比銀牌選手高興。為什麼呢?銀牌選手為了沒拿到金牌而沮喪,銅牌選手為了差點什麼都沒拿到而慶幸。
  • 科學應該是「可以經由觀察與實驗推翻的理論」。不能推翻的,應該就不是科學的領域。譬如說:宗教、ET、靈魂、美學。
  • 給錢鼓勵捐血,會將「利他」的動機打爛,結果是造成捐血人數大降。
  • 托兒中心用罰款來懲罰太晚領回小孩的父母,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很多父母繳錢以後不再有罪惡感。)
  • 得到和失去的感覺差異甚大。少得到一百元和失去一百元,人們對它們的感覺,在情緒的強弱上,截然不同。(也就是說,一般人不會考慮機會成本。)
  • 失去一百元的痛苦,遠遠地超越得到一百元的喜悅。(所以,公教年金改革,必然是苦鬥。)
  • 「沒魚蝦也還好」不一定是對的。那要看魚有多小、蝦有多大。公平和正義還是有價碼的。為了公平正義,玉石俱焚是會發生的。(連猴子都有這種行為。)
  • 團體合作時,眾人得利。不合作時,團體受害,個人會得利。當個人不合作時,眾人必須犧牲資源來懲罰不合作者,眾人的利益才得以維護。這個淺顯易懂的人類行為,在魚類世界也有被觀察到。

當然還有一大堆內容,重要的是它教人如何改善非理性的行為。假如我在十幾二十歲就知道這些,也許我現在就會很不一樣也說不定。

很好的兩門課程。(只可惜我已經學很多了。)